您的位置  > 资讯

深度践行ESG理念 海通恒信构建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ESG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品牌声誉以及投资价值。作为中国境内首家上市的券商背景融资租赁公司,海通恒信(1905.HK)基于「恒久互信,融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产融结合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在ESG的道路上奋楫笃行。

  海通恒信自2019年6月于H股上市以来,每年实行半年度、年度共两次分红,让股东获取连续、稳定投资回报,充分分享到公司成长的红利。海通恒信坚定立足租赁本源,持续创新业务模式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积极提升融资租赁品牌影响力,不断夯实上市公司资产质量。2024年,海通恒信先后荣获由香港知名财经杂志《中国融资》颁发的「2023年中国融资大奖」之「最佳ESG表现奖」、由上海报业集团指导暨知名财经媒体财联社颁发的2024年第五届「ESG致远奖」之「ESG先锋奖」。

  聚力绿色发展 加快推动低碳转型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国家持续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海通恒信从业务布局、日常运营等多方面发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业务发展方面,海通恒信聚焦绿色金融领域,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深化产业合作,围绕能源环保、交通物流领域,积极布局生态环保、绿色能源、交通运输、绿色转型等产业,助力经济绿色转型。2024年,公司能源环保行业全年投放项目245个,提供76.50亿元人民币资金支持;交通物流行业全年投放项目6,184个,提供53.36亿元人民币资金支持。

  在日常运营方面,海通恒信通过低碳办公、节约用纸、水资源管理、废弃物处理、 绿色办公空间建设等方式,促进绿色运营。2024年,公司通过推行无纸化办公,共节约纸张约10.76万张;签署电子协议3.16万份,共节约纸张约28.45万张,折合碳减排量约0.75吨二氧化碳当量。其海通恒信大厦被住房和城乡建筑部授予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此为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最高等级,展现了海通恒信大厦在节能、环保、经济和舒适方面的卓越表现。

  服务国家战略 助力新质生产力达成

  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线,海通恒信以融资租赁专业能力启动产业升级动能,2024 年服务实体企业超 5,000 家,在数字经济、先进制造、普惠金融领域不断突破。

  在数字经济领域,海通恒信以产品创新为驱动,致力于在通讯技术、IDC数据中心、算力基础设施、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细分市场,支持先进技术突破发展,积极推进数字与产业深度融合和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2024年全年投放20.50亿元支持40个项目,年末生息资产余额为49.95亿元人民币。

  在先进制造产业,海通恒信沿着材料升级、技术升级、装备升级、消费升级、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五大方向,深耕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循环经济、重大装备等细分市场,努力构建「租赁+投资+投行」三位一体的综合金融竞争力,全年投放项目1,778个,提供126.75亿元人民币资金支持。

  在普惠金融领域,海通恒信贯彻国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精神,深入客户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为客户打造多场景融资服务,全年为8,737个项目提供74.28亿元人民币资金支持。其中恒运子公司为500万以下小法人项目提供快速、高效审批通道,小微子公司结合小微企业特点发布小微普惠产品策略方案,形成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把控业务风险的同时,满足中小微企业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有效激活小微企业发展新动能。

  做负责任公民 彰显国企责任担当

  作为国有金融企业,海通恒信将服务国家战略与履行社会责任深度融合,以「精准帮扶 + 长效赋能」模式深耕乡村振兴,同时以「公益品牌化 + 青年参与」构建社区责任生态,持续释放国企正能量。

  在乡村振兴方面,海通恒信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寻助推乡村振兴与社区公益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在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升社区福祉。2024年,公司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签署结对帮扶协议,捐赠50万元人民币支持该县东回镇改新村风貌改造提升项目,并向当地中心小学捐赠教育物资,通过「产业帮扶 + 教育扶智」双路径巩固脱贫成果。

  在社区公益方面上,海通恒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金融向善理念,通过常态化开展「第一声问候」等公益活动,聚焦社区弱势群体提供精准服务;组织进博会志愿服务团等青年实践项目,将金融企业的专业能力转化为社会服务效能,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公益品牌,彰显国企责任担当。

  未来,海通恒信将继续以「融通万物,助力产业,赋能共创未来美好社会」的使命,不断探索和实践ESG管理的新路径,致力于打造引领行业新格局的中国标杆式融资租赁公司,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