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资讯

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为例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民办本科高校在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和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民办本科高校必须找准自身定位,创新育人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民办本科高校作为一支重要力量迅速崛起。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在这一进程中,积极探索适应时代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道路,深刻认识到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改革对于学校发展的关键意义。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自办学以来,经历了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的跨越,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发展、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秉持 “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化强校” 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注重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和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

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在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改革方面的经验与不足,探索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其他民办本科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二、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培养目标定位的探索与确立

(一)基于市场需求的调研与分析

1.行业企业调研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组织专门团队深入各行各业“访企拓岗”开展广泛调研,与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交流互动,获取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第一手信息。调研发现,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专业化趋势,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素养。例如,在信息技术领域,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编程技术,还应具备项目开发经验、快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以适应行业快速发展和项目团队合作的需求。

2.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

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持续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影响其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部分毕业生反映在学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能力有待提高。同时,用人单位也反馈希望毕业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划意识。

(二)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的定位策略

1.学科专业优势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在多个学科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专业优势,如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等。在土木工程专业方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其中不乏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和丰富工程项目经验的教师。同时,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基于此,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将土木工程专业定位为校级重点发展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建筑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等核心课程的教学,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建筑工程测量实习、施工工艺实训、毕业设计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

2.师资队伍与教学设施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养和外聘等方式,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目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拥有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一批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他们为学校带来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最新信息。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现有专任教师折合总数1012.5人,生师比19.53:1,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2.6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3.35%,“双师双能型”教师占22.59%。拥有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3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金牌教师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思政教育工作者1人。

在教学设施方面,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不断加大投入,建设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等教学设施,拥有各类实验室、实训中心和实习基地。例如,工商企业管理实训中心模拟企业真实运营环境,开展企业管理模拟实训、市场营销策划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充分发挥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的优势,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确定的培养目标定位

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确定了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具体而言,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一是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技能;二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三是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四是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等,能够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要求。

例如,在工程类专业,培养学生能够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具备解决工程技术难题的能力;在管理类专业,培养学生能够在企业、政府等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具备组织协调、决策分析、市场营销等能力,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岗位的需求。

三、育人模式改革的实践与创新

(一)课程体系改革

1.构建 “平台 + 模块” 课程体系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了 “公共基础平台 + 专业基础平台 + 专业方向模块” 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平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通用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课程,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表达能力、信息素养和身体素质的提升。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专业概论、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等,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专业方向模块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设置了多个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如工程类专业设置了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等方向;管理类专业设置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每个专业方向模块包含一系列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实现个性化培养。

2.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课程内容优化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实际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注重引入行业最新案例、前沿技术和实际项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问题。例如,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中,引入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中,结合企业实际营销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能力。同时,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和脱节,提高教学效率。

(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过程。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课程设计则要求学生针对某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完成一个综合性的设计任务,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进行机械产品设计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实习实训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环境。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实际工作,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和实际项目,完成一项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或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中,学生可以选择设计一个电子系统或开发一个软件项目,通过查阅文献、方案设计、硬件制作、软件编程、调试测试等环节,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创新

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积极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打造了一批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实训中心。例如,建设了建筑工程实训中心,包括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建筑结构实验室、建筑施工模拟实训室等,能够满足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和实训需求;电子信息实训中心配备了电子电路实验设备、通信原理实验设备、单片机开发实验设备、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设备等,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2.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1)项目驱动教学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在部分专业课程中推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组成项目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需求分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测试验收等环节。例如,在软件工程专业的软件开发课程中,教师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学生团队按照软件工程规范,完成软件系统的需求调研、功能设计、编码实现、测试优化等工作。通过项目驱动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2)创新创业实践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和支持。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配备了专业的指导教师和完善的设施设备,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如 “挑战杯” 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 +” 创新创业大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为学生提供项目孵化和创业扶持。近三年,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专业竞赛获奖806项,其中国家级75项,在2020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是江西赛区唯一被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的民办高校。

(三)师资队伍建设

1.人才引进与培养

(1)高层次人才引进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制定了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加盟。近年来,引进了一批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教师,充实了师资队伍。这些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2)教师培训与发展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培训进修和企业实践锻炼。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教学改革趋势,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激励机制与团队建设、

(1)激励机制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建立了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对教学质量高、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设立了教学质量优秀奖、科研成果奖、优秀教师奖等多个奖项,对在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同时,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等方面,向教学质量高、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倾斜,激励教师积极进取,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例如,在职称评审中,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和科研成果作为重要指标,对教学质量优秀且科研成果显著的教师优先晋升职称

(2)团队建设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注重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以学科专业为依托,组建了多个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教学团队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程建设等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科研团队围绕学科前沿问题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

1.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

(1)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工程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实效性。采用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现实、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和法律案例讨论,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

(2)第二课堂活动工程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将第二课堂与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印发了《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将“第二课堂”放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入学生个人档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满分可获得6学分;同时,通过精心策划,把不同阶段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与德智体美劳培养结合起来,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结合起来。

2.综合素质拓展

(1)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工程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以“健全人格”为核心的“三元育人”理念,以培养新发展阶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五育并举,推动学校的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按照“认知学习、情感体验、意志磨炼、行为养成”四个要素,设计了养成教育22个好习惯,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多种美德和好习惯,养成优良的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2)创新创业与职业素养培养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业讲座、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创新创业课程系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创业讲座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分享创业经验和心得,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和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例如,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利用“三元众创空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举办创业大赛和创业孵化项目,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经验。

四、改革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一)改革取得的成效

1.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通过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改革,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坚持办学至今,已累计为社会培养逾16万余名各类毕业生,近三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连续九年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等级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学校社会影响力扩大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在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招生形势良好,生源质量逐年提升。同时,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不断深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进一步提升了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的社会影响力。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大力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完善了以产业学院为代表的校企合作教育体系,形成了专业共建、方案共制、教材共编、教学共施、师资共培、基地共设、就业共筑、成果共享的“八共”校企合作育人平台。与阿里巴巴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用友集团等企业共建了阿里巴巴数字贸易产业学院、华为鲲鹏产业学院、大族激光3D打印产业学院、用友新道数字财经产业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和电子信息产业学院(龙南)6个产业学院。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9项。与浙江大学、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实行“民办公助、对口帮扶”合作模式,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合作。拓展国际合作。与英国基尔大学合作举办“大数据与会计学”“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等专业。

(二)面临的挑战

1.教育资源竞争压力

尽管学校在不断发展,但与一些公办高校相比,在教育资源获取方面仍面临较大压力。例如,在科研经费投入上,公办高校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资金支持,这使得学校在科研设施建设、高水平科研人才引进等方面相对受限。同时,在吸引优质生源方面,由于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和家长更倾向于选择公办高校,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在招生竞争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提升自身吸引力。

2.实践教学深度与广度拓展难题

虽然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已经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对人才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成为挑战。例如,在一些新兴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实践教学所需的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学校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更新升级,同时还需加强教师在这些领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确保能够为学生提供前沿、有效的实践教学内容。

3.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需求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师资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一定提升,但仍存在结构不够优化的问题。一方面,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验的 “双师型” 教师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在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另一方面,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的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发展需求,在引领学科专业建设、开展高水平科研等方面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三)应对策略与未来发展方向

1.多元化拓展教育资源渠道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将积极寻求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拓展渠道。在科研经费方面,除了积极争取政府的科研项目支持外,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技术研发等方式,吸引企业投入资金,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在招生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实践教学优势以及毕业生就业质量等亮点,改变社会对民办高校的传统认知。同时,积极探索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开展交换生项目、联合培养项目等,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2.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与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对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建设一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生产流程,让学生在全真环境下进行实践操作。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训,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及时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和动态,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确保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

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和 “双师型” 教师。提高教师招聘门槛,优先录用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高学历的人才。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实践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对在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逐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五、结论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在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深入调研市场需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确立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构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育人模式。在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然而,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教育资源竞争压力、实践教学深度与广度拓展难题以及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需求等挑战。针对这些挑战,学校应采取多元化拓展教育资源渠道、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应对策略,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培养目标定位和育人模式,努力培养更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同时,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的经验也可为其他民办本科高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改革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刘宇轩、谌旭)